哈爾濱機場:全面開啟航空器慢車除冰新模式
12月19日,哈爾濱機場全面開啟航空器定點慢車除冰新模式,對深圳航空4架次出港航班進行了慢車除冰作業,標志著我國最北端的樞紐機場冬季航班除冰工作邁上了新臺階。
8時整,出港航班深航ZH9747登機結束,8時01分由機位推出,8時10分啟動完畢滑出,8時20分滑入除冰坪進入除冰機位,8時21分除冰開始,8時26分除冰結束,8時30分航班滑入跑道起飛。整個保障工作,在黑龍江空管分局、深圳航空公司以及機場各運行保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在機組、除冰操作人員的密切配合下,順利保證了航班安全運行,圓滿完成了航空器慢車除冰新模式的首次啟用。
適應發展,穩步推進慢車除冰模式
定點慢車除冰是指在指定的、專用的除冰機坪內,航空器發動機運轉(怠速)條件下為航空器提供的除防冰服務。相較分散式關車模式而言,定點慢車除冰能夠有效減少飛機地面等待時長,類似于制造工廠的流水線,在指定的除冰坪內按航班起飛順序,對飛機進行除冰作業,除冰完畢的飛機,一架接一架有序進入跑道起飛,飛機在地面的運行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旅客也減少了在飛機上的等待時間。
近年來,哈爾濱機場運輸生產快速增長,2017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881萬人次;2018年預計達到2050萬人次,飛機起降達到14萬余架次。
為適應機場快速發展的需要,黑龍江機場集團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將“哈爾濱機場C類航空器慢車除冰試運行工作”列入2018年度重點工作任務。今年5月25日,哈爾濱機場召開啟動工作會,按照重點工作任務部署,主責單位及各支持單位高度重視、積極配合,通過考察學習、座談研討等多種形式,逐漸摸索出哈爾濱機場飛機慢車除冰模式;7月發布了《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國內C 類航空器地面慢車除冰運行手冊》;8月發布了《機務保障部慢車除冰操作程序》,為正式實施慢車除冰奠定了基礎。在短短7個月的時間里,機場現場運行指揮中心作為牽頭單位先后組織5次技術研討會,討論除冰資源分配、除冰天氣標準、飛機運行規則、除冰車操作、除冰作業指揮、除冰通訊等方面技術標準;先后組織工作協調會議8次,推進慢車除冰程序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協調解決推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投資了近150萬元用于設施設備建設。
攻堅克難,積極推動慢車除冰有序開展
從除冰坪標志標線的施畫到除冰指揮室的建設,從除冰坪監控系統的安裝到除冰指揮系統線路的鋪設,從設施設備的保養到除冰液的存儲,哈爾濱機場各服務保障單位群策群力,攻堅克難,積極推動慢車除冰模式有序開展。
哈爾濱機場在跑道兩端分別設置除冰坪,可提供8個慢車除冰機位,每個除冰坪設置除冰指揮室,配備甚高頻對空臺、對講機、監控系統、航班信息系統等設備設施。航空器慢車除冰工作的實施過程,需要地面作業人員與飛行機組的密切配合,各個時間節點以及各個工作程序均需要建立有效溝通,才能確保飛機慢車除冰作業有序高效進行。
為此,哈爾濱機場提前協調各航空公司,協調解決慢車除冰運行規范、慢車除冰協議簽署、慢車除冰操作授權等等一系列問題。通過積極溝通,獲得了航空公司的大力配合,共同促使慢車除冰工作進程進入快車道。為保證慢車除冰期間機場運行順暢,哈爾濱機場在航空器慢車除冰過程中啟用聯席指揮模式,設立了除冰指揮室,并在除冰指揮室設置四個席位:現場指揮員、運行指揮員、除冰指揮員、除冰車指揮員。各席位指揮員按照職責及工作程序,協同配合,協同指揮,信息共享,大大提高了航空器慢車除冰效率。作為一項全新的除冰模式,各單位各崗位對慢車除冰作業的熟練掌握至關重要。哈爾濱機場采取措施,全力推進慢車除冰的培訓演練工作。在各單位配合下,對航空公司機組人員、地面機務勤務人員、除冰車駕駛員和除冰操作人員順利完成了培訓工作。在前期培訓基礎上,機場現場運行指揮中心組織相關單位,進行了6次航空器慢車除冰演練,包括3次桌面推演、2次模擬演練和1次實戰演練。通過培訓和演練,各單位崗位人員熟悉了航空器慢車除冰工作的各個工作程序和實施標準,為慢車除冰有序開展奠定了基礎。
哈爾濱機場將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繼續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建立慢車除冰工作監控系統,持續夯實“三基”建設,著力提升哈爾濱機場航空器除冰雪保障能力,確保機場安全正常運行。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青海民航:40年,400倍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