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機場:我們攜手走過的2018年
每一個微笑,不僅溫暖了一段航程,也溫暖了旅客的心;每一點成績取得的背后,都有著無私的付出與默默的堅守;每一個安全運行的日子,匯聚在一起,就是我們攜手走過的2018年。
過去的2018年,作為“中國第一國門”,首都機場迎來送往的旅客總量超過了1億人次,成為我國首座、世界第二座年旅客吞吐量超過1億人次的大型國際樞紐機場,是中國民航乃至世界民航發展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航空運輸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晴雨表,首都機場的發展是改革開放40年中國民航發展的縮影,也表明中國民航業依然保持著強勁的發展態勢。作為“中國第一國門”,首都機場始終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的理念,持續完善服務保障功能,滿足人民群眾對民航出行的需要。首都機場于1958年投入使用,2018年正逢機場運營60周年。改革開放40年來,首都機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發展。如今,105家航空公司將首都機場與全世界65個國家和地區的296座機場相連。其中,國內航點160個,國際(含地區)航點136個。
2018年,首都機場認真落實建設民航強國的戰略部署,聚焦高質量發展,在“平安機場、綠色機場、智慧機場、人文機場”標桿體系建設上下功夫,與所有抵離首都機場的旅客和所有堅守崗位默默奉獻的國門人共同譜寫平安高效的民航華章。
建設“平安機場”
長期以來,首都機場堅持“安全隱患零容忍”,始終把安全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牢牢守住機場安全底線,深入推進“三基”建設,堅持運用“三抓”安全管理方法,嚴守誠信紅線,守牢規章底線,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切實落實“四個責任”,確保首都機場安全底線牢不可破。
為及時發現安全風險,首都機場開展安全“隨手拍”活動,大力倡導“發現風險就是成績”,讓安全風險辨識工作延伸到首都機場的每個崗位、每個流程、每個角落,使風險報告工作真正做到了時時、處處;為有效減少安全風險,首都機場建立了安全風險庫,做好隱患定級入庫、庫存整改推進、驗證關閉出庫的閉環管理工作,明確風險管控措施及負責人、整改時限、整改情況等,直至措施落實到位。
首都機場統籌建立“1-2-1”智慧安全管理系統,加強隱患風險、監督檢查、事件調查的數據關聯和閉環管理,實現巡查管理系統對安全狀態監控系統的數據支持,促進各級人員實時掌握情況,實時評估風險,實時處置風險,對SMS要求和落實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使安全工作規范化、簡單化、智慧化。同時,首都機場注重安全與服務的關系,在3號航站樓采用誠信安檢模式,引入公安黑名單數據庫,設立國內首條應用集中判圖技術的旅客安檢高效通道,對現場作業流程進行優化,切實提高安檢效率,提升服務品質,樹立“平安機場”標桿。




構筑“綠色機場”
首都機場大力推進節能降耗工作,深入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在制度層面上,首都機場股份公司相繼建立了環境管理體系、能源管理體系、碳排放管理體系,明確職責,完善內容,建立閉環,形成機制。在規劃層面上,先后發布了《“十三五”節能減排規劃》《低碳發展工作方案》《綠色機場發展規劃》《“油改電”專項規劃》等,以規劃為引領,指明方向,確定路線,追求實效。在推進節能設備的使用上,首都機場在航站樓、停車樓、公共道路上有計劃、分批次更換和安裝LED節能燈具,替換老舊電機及高耗能設備,探索高桿燈節能光源應用。在探索清潔能源的應用上,首都機場完成GTC停車樓光伏發電建設(總面積達6763平方米,光伏裝機容量430千瓦,年發電量42萬度),并啟動3號航站樓近端停車場和1號航站樓停車場光伏建設項目,開展“光儲充”一體化方案研究,提高清潔能源應用比例。在水治理方面,首都機場加大對中水利用力度,東區綠地91萬平方米全部使用中水澆灌,中水年使用量達21.8萬噸。
同時,首都機場啟動雨水回收利用項目,有效增加雨水使用量。此外,首都機場以國家及北京市標準為依據,對西航空凈化站出水、西湖水水質實行定期(每個月)監測及公開制度,實現西航空凈化站在線監測數據與北京市環保局聯網,保證污水100%達標處理。在碳排放管理工作方面,首都機場于2016年、2017年先后取得國際機場協會碳管理1級、2級認證,均為國內首座取得此認證的機場。此外,首都機場積極采取碳減排措施,作為國內最早引進Ground Power Unit(地面電源裝置)的機場,近年來,通過積極推廣該設備使用,提高了其在航空公司中的使用率,有效地減少了航空燃油的用量,大大減少了航空業的碳排放量……一個個生動的綠色實踐展示了首都機場努力引領低碳未來,堅定了樹立“綠色機場”標桿的決心。





打造“智慧機場”
首都機場始終堅持打造世界一流大型國際樞紐這一主線,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新技術、新理念為驅動,通過戰略目標解析、業務模型構建、技術趨勢分析、行動路線規劃及項目落地實施等過程,確定首都機場“智慧機場”建設的戰略目標。首都機場“智慧機場”建設戰略以打造智慧機場”為中心,以促進“五大智慧業務”發展為抓手,以“六大信息化策略”為落實手段、以“三個體系”為支撐,實現首都機場在協同運行、主動安全、個性服務、精準商業、精細管理等業務領域的智慧化進階,為將首都機場建設成為具有特色的未來機場、一流大型國際樞紐提供有力支撐。
在“智慧機場”建設要求指導下,首都機場通過快速發展、全面深化、融合騰飛,持續推進“智慧機場”建設,在智慧運行、智慧安全、智慧服務、智慧商業、智慧經營管理以及IT基礎能力方面開展一系列建設工作,推進未來機場建設。同時,在首都機場規劃發展藍圖中,著重提出了能力平臺的建設,包括云服務、物聯網、大數據以及地理信息,全力實現安全自動化、運行協調化、服務個性化和管理智能化,樹立“智慧機場”標桿。





創建“人文機場”
首都機場把文明出行引導作為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不斷培育旅客踐行文明出行的行動自覺。從“帶走一公里”到“最美一米風景”,再到“文明旅游我最美”,首都機場持續落實首都文明委主題活動要求,營造文明旅游氛圍;發揮自身媒體優勢,與外界媒體密切合作,做好旅客文明出行的主題宣傳,增強文明出行的傳播力,持續提高“中國第一國門”的文明程度。同時,作為全國文明單位和同創共建活動的辦公室成員單位,首都機場股份公司堅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深入推進一堂、一隊、一牌、一桌、一傳播“五個一”的精神文明建設工程,并通過建立溝通、考核和激勵機制,形成常態,融入企業中心工作,不斷提升“同創共建”工作成效,提高首都機場整體文明水平。
首都機場不斷從空間品位、環境品位、文化品位和服務品位等維度提高服務水平。首都機場秉承“人文機場”建設理念,為需要陪同的小旅客和殘疾人旅客打造家庭衛生間,在母嬰室精心設置衣物更換臺,為殘疾人旅客全面梳理輔助設施和通關流程,為老年旅客提供專屬座椅等。首都機場推出“行李送到家”服務,使旅客出行更加便利;啟用東直門、三元橋城市候機樓,方便旅客出行;全面升級Wi-Fi,給旅客帶來高速上網體驗;開發停車智能小程序,集智能尋車、車費計算、交通攻略于一體,讓旅客輕松出行。此外,首都機場還推出了一系列彰顯氣質內涵的服務文化活動,為旅客立體展現“中國第一國門”形象,帶給旅客“愉悅服務、愉悅體驗”,樹立“人文機場”新標桿。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