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機場:從羊腸小道上的軍民合用航站,到現代化國際空港
坐飛機對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人來說,絕對是件稀罕事。
隨著近些年民航事業的迅速發展,現如今乘坐飛機出行已經變得稀松平常。
但你還記得你第一次坐飛機是什么時候?當時的情形如何嗎?
一起先來看看主播袁靂、依磊、毛欣和小鈺第一次坐飛機的難忘經歷......
主播們的第一次坐飛機經歷↑ ↑
主播袁靂有沒有說出很多人第一次坐飛機時的心聲?
聽了依磊的講述,我才知道原來80年代末坐飛機還要開介紹信。
2000年以后,大家乘坐飛機出行的機會越來越多了。
那么這些年,寧波機場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
據史料記載寧波先后曾建過4個機場:
1932年建成的南門段塘水上機場
1935年建成的鎮海城北南泓機場
以上兩個機場因年久早已廢棄,今無跡可尋
1936年建成的鄞西櫟社機場
1944年建成的慈東莊橋機場
莊橋機場的相關歷史
☼
1944年
1944年9月侵華日軍為其侵略需要,決定在寧波西北莊橋鎮附近修建機場,建成后的莊橋機場占地3600畝,為停靠起降侵華日軍飛機所用。
☼
1945年
1945年4月莊橋機場連遭7架盟軍飛機(美機)轟炸,場內兩架日軍飛機,一座汽油庫被炸。同年8月抗戰勝利,機場由國民政府空軍接管。
☼
1949年
1949年解放后,為解放軍駐甬部隊接管,當時只剩一條破損跑道和荒廢的遺址。
☼
1953年
寧波解放后,舟山、大陳、一江山等島嶼尚未解放,1953年國家決定撥款改建莊橋機場,機場由蘇聯專家按起降米格戰機標準設計建造,占地4.2平方公里,改造后的莊橋機場成為海軍東海艦隊航空兵軍用機場。
☼
1984年
1984年,寧波列入我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和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寧波對外聯系越來越多,尤其是海外寧波幫來寧波很多,但交通十分不便。船王包玉剛是寧波人,常與鄧小平見面,也談到寧波交通問題。海外人士需要寧波有一個機場。
在小平同志的親切關懷下,1984年9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復莊橋機場為軍民合用機場。當年11月16日機場開通歷史上首條寧波至上海航線,由此拉開寧波民航的發展史。
1984.11.16 民航寧波站通航(莊橋機場)
1984.11.16 民航寧波站通航典禮現場
1984年11月16日 民航寧波站通航(第一架通航飛機,安-24)
機坪上客
1986年10月包玉剛先生首次做專機到寧波
參加寧波至南京首航儀式的代表和機組合影留念
莊橋機場的啟用,開創了寧波民航從無到有的新局面:1985年11月16日,省內第一條正式民航航線寧波至杭州航線正式開通;隨后寧波至北京、廣州、廈門航線陸續開通,機場航班量逐年增加。搬遷至櫟社機場前,在莊橋機場期間先后開辟了7條航線。
櫟社民用機場的建設契機
由于莊橋機場是軍民合用機場,航線開辟、經營場地等受到多方制約,隨著寧波外向型經濟的快速發展,莊橋機場已越來越不相適應,必須另外尋址新建一個民用機場。1987年櫟社機場正式動工修建,1990年6月30日,寧波櫟社機場建成通航。從此開始寧波民航事業發展的新紀元。
機場選址小故事
當時曾考慮過三個地方:慈溪澥浦、奉化蕭王廟和鄞縣櫟社,而最后定在櫟社,主要有兩個原因:一來那塊地方曾是蔣介石回故里的專用臨時機場,可謂名聲在外;二來三者之中,屬櫟社離市區最近,只有11公里。
1985年8月7日
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復
同意建設民航寧波櫟社機場
停機坪可停放三架中大型飛機
建設中的櫟社民用機場
1990年6月30日
機場從莊橋遷至櫟社
并正式通航
全省首家民用機場啟用
寧波櫟社機場試飛典禮
寧波櫟社機場通航典禮
通航典禮外景
櫟社機場的通航,標志著寧波市從此有了自己的民用機場,寧波的民航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長期制約寧波民航事業發展的瓶頸得到了緩解。
1992年7月6日
國務院下發關于
同意開放寧波口岸的批復
寧波航空口岸正式對外開放
1992年9月2日
寧波至香港直達航班開通
寧波機場邁出國際化第一步
1993年6月11日
港龍航空公司首航寧波
外籍航空公司的“處女航”
1996年12月5日
寧波機場
年旅客運輸量一舉突破100萬人次,
正式跨入國內繁忙機場行列。
從1990年櫟社機場通航僅有10萬余人的年旅客運輸量,僅僅6年時間,寧波機場達到百萬的年旅客運輸量,寧波機場迎來了一次大發展的時期。
2000年7月14日
東方航空開啟
寧波---曼谷包機航線
寧波有了第一條國際航線
從1992年的第一條地區航線的開通,到2000年第一條國際航線的開通,寧波機場朝著國際化發展的道路大踏步前進。
2002年10月8日
投資7.7億元的二期工程
新航站樓通航啟用
寧波機場“麻雀變鳳凰”
櫟社機場新航站樓是寧波市新世紀工程之一。航站樓在全國機場建設中首次采用全透明點式拉索玻璃幕墻,創造全新的建筑外觀,使整個候機大廳線條明快,達到通、透、亮的美學效果。
2004年4月28日,寧波櫟社機場公司揭牌,寧波櫟社機場正式移交寧波市政府管理,成為浙江省第一個正式下放地方政府管理的機場。屬地化后,寧波空港隨即加快國際口岸建設步伐并著手謀劃臨空經濟圈。2005年4月1日,寧波航空口岸對外籍飛機開放得到國務院正式批準;同年 12月17日,寧波櫟社國際機場命名揭牌,寧波成為長三角地區繼上海、南京、杭州之后的第四個國際機場。
2006年2月16日
啟用3200米跑道新飛行程序
寧波機場可以接納波音747
2009年7月5日
寧波機場取得
4E級機場使用許可證
從“4D”升為“4E”
自此,寧波機場可以正式接受波音747同類及其以下機型的全重起降
2012年8月31日
寧波機場三期擴建工程
獲國家發改委立項批復
為再一次飛躍描繪藍圖
T2航站樓效果圖
2013年8月20日
寧波獲批成為
臺灣貨運定期直航城市
對臺客貨實現雙直航
圖為新鮮的臺灣水果在市場售賣
隨著兩岸經貿往來的深入,寧波與臺灣之間人與物的流通更加快捷,架起了兩岸空中交流的橋梁,同時也給寧波機場帶來了發展新機遇。
2014年1月20日
首架整機進口公務機
降落櫟社機場
寧波成為“私人包機”起降站
Cessna 208型公務機
2017年12月16日
寧波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900萬人次
▷ 寧波機場通航33年來的“累累碩果”——95條國內外航線通達78個國內外城市,45家航空公司在這里運營,國內航線基本覆蓋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和熱門旅游城市,其中日本和東南亞部分航線已成為我省精品航線。機場最高峰時每周執行航班近1800架次,航線覆蓋范圍也不斷擴大。
▷ 在高峰時段,寧波機場每3分鐘就能看到1架飛機起落,在來往的旅客中,出入境旅客占旅客吞吐量的七分之一左右,在全國各大機場中位居前列。日韓、東南亞等出境航線是寧波機場的重點之一。開通20多條國際及地區航線,出境游越來越方便,價格越來越實惠。
▷ 形成了“傳統航空公司+低成本航空公司+本土航空公司”的優勢互補的基地公司布局,為未來寧波航空市場進一步做大做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備受市民關注的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正在全力推進中。根據計劃,今年將積極開展T2航站樓裝飾安裝施工以及市政配套工程施工;完成交通中心裝飾施工以及地下室、地鐵連接通道等施工。預計T2航站樓2019年底將正式投用。
建設中的T2航站樓
T2航站樓效果圖
本文圖片由寧波機場提供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圖說空港:大美寧夏 大美機場
- 下一篇:返回列表